杭锦后旗:“膜”力全开 助力绿农业发展:农业发展

站在杭锦后旗双庙镇五一村的高处俯瞰,连片的农田被黑地膜整齐覆盖,宛如大地的棋盘,阳光下农作物绿意盎然,蓬勃生长农业发展

杭锦后旗:“膜”力全开 助力绿色农业发展:农业发展

使用加厚地膜土地肥力提升农业发展,农作物出苗率提高(王淑芳 摄)

村民曾长富站在覆膜的玉米地远眺,一行行绿油油的玉米苗长势喜人,微风拂过,叶片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响声农业发展。“以前的废旧地膜留在地里,种子出苗的时候不扎根,浇地不渗水,影响粮食产量。现在都用加厚地膜,组织机械回收,地干净了,庄稼长得更旺了。”曾长富说。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地处河套平原腹地,年降水量仅135毫米,蒸发量2096.4毫米,昼夜平均温差达8.2℃农业发展。有效覆盖地膜可以极大地发挥增温、保墒的作用,提升土地肥力、减少水分蒸发,从而提升生产效率。过去,地膜残留问题破坏土壤结构、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地膜回收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约束性指标,杭锦后旗作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深入贯彻“生态优先、绿发展”理念,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抓手,以开展地膜科学使用和回收利用为手段,加强“产、销、用、收、处”等“五个环节”管理,全面提升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处理、利用水平农业发展

曾长富口中的加厚地膜,正是杭锦后旗推广的0.011毫米加厚高强度地膜,实验证明,相比于传统0.01毫米地膜,加厚地膜的拉力和韧性更强,残膜机械化回收率更高农业发展。2025年,全旗推广加厚地膜66万亩、全生物降解地膜10万亩,地膜使用量超3500吨。

2025年,杭锦后旗出台补贴政策,鼓励采用“一膜两用”减量技术农业发展。农户购买加厚地膜,每卷补贴54元,农户自付54元。购买生物全降解地膜,每卷补贴240元,农户只需自付40元。“有了补贴,买加厚地膜比以前的地膜更便宜,农户种植成本降低了,还方便回收,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儿!”杭锦后旗农牧和科技局耕保股股长白洁说。

杭锦后旗创新推行“2231”农膜回收工作法,秋收后、春播前“双时段”回收,农田与沟渠“双区域”责任到人,、农户、企业按“三比例”分担费用,落实“一项”回收监管机制农业发展。全旗10个乡镇分别设立集中回收网点,45个村组设立集中回收站点,对具备生物质发电条件的残膜,统一收集进行焚烧发电能源化利用。

残膜和秸秆进行无害化处理之后,1吨残膜秸秆燃烧后的发电量可达700度,产生的电量足够26.5万户家庭使用一个月农业发展

2024年,杭锦后旗地膜覆盖面积达120.07万亩,地膜总用量3935.75吨农业发展。经系统化回收,2024年秋季至2025年春季累计回收残膜3375.88吨,残膜回收率稳定保持在85%以上。

废旧地膜的焚烧发电,实现残膜资源化高效离田、绿化循环利用,了农田污染难题,为全旗改善生态环境、优化能源结构、实现绿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新动能农业发展。(徐曼君)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nyzbsc.org.cn/post/144.htm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