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牛业的发展对农业的发展有哪些影响?:农业发展

  一方面肉牛业是“节粮型”养殖业,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符合我国国情农业发展。牛是草食动物,产肉能力很强,具有将农作物秸秆等粗饲料资源转化成食品的特殊功能,一头优良品种肉牛,经育肥15-18个月,体重可达500午克以上,产肉200千克以上。肉牛以青粗饲料为主,而我国农村农作物秸秆、词料来源广泛,因此,肉牛养殖既可解决肉类食品不足,又能增加农民收入。

  另一方面养牛业是生态农业中的重要一环农业发展。秸秆过腹还田有利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增产粮食。一头肉牛每天排泄粪便30千克左右,年产粪肥1。1万千克,折合氮、磷、钾总量达97。37千克,是马的1。51倍、猪的3。44倍、羊的11。6倍。若按含氮量折算,相当于400千克碳铵,一头牛就是一座有机化肥厂。

  发展肉牛产业,可以形成“牛多、肥多、粮多、草多(秸杆多)”的良性循环农业发展。因此发展肉牛产业,走节粮形畜牧业之路,在生产上发挥肉牛等草食动物的优越生产性能和生产潜力,使我国畜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之路和畜牧业生产结构。

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联系邮箱:835971066@qq.com

本文链接:http://www.nyzbsc.org.cn/post/156.html

友情链接: